close

在選購適合自己的板子之前,要先認識一下滑雪板上的各項較重要的基本資料,這些資料可以讓你選到一張比較適合自己的滑雪板,而不再是盲目的只挑選外表喔!

數值

Nose(Tail) Width 板頭(尾)寬:

雪板頭(尾)的最寬處的長度

Nose(Tail) Length 板頭(尾)長: 

將板平放,板頭(尾)端到平面接觸點的長度 

Nose(Tail) Height 板頭(尾)高: 

將板平放,板頭(尾)最高點到地面接觸點的高度

*freestyle的板型由於板頭尾長寬及外型都一樣,故沒有板頭尾之分,但並不代表一定是twin tip 

overall length 總板長:

滑雪板的總長度,通常初學者的選擇方式為

身高x0.9=總板長,但並不是絕對,可按照個人喜好選擇,越長滑行越穩,利於練習橫滑降及落葉飄,越短滑行越靈活,利於練習轉彎!

Stance Width 站立距離: 

binding之間的中心距離

Weight Range 重量範圍:

指雪板可承載的重量範圍,是重要的數值之一,攸關雪板浮力的大小也跟雪板軟硬度有關係 

Effective Edge 有效長度(鋼邊):

板底與雪面接觸之長度

Waist Width 板腰寬: 

板中間最窄的寬度,如果側切弧度越深,板腰寬度就相對越小,窄板在滑雪的時候,邊對邊(edge to edge)的轉換比較容易,而寬板邊對邊的轉換會較慢,但因板較寬浮力相對變大,適合用在鬆雪(powder)

腳大的人挑選雪板時也要特別注意,盡可能別讓腳掌長度超過板腰寬太多(通常以不超過3公分為原則)以免壓鋼邊時boots觸及地面影響滑行

Sidecut Radius 側切弧度:

側切弧度通常是以半徑表示,以同樣長度的板來說,側切弧度(半徑小)轉彎弧度小,轉彎較快,反之,側切弧度淺(半徑大)轉彎弧度大,路徑長,轉彎較慢

 

Flex 韌性:

很多人把Flex稱為軟硬度,但是更嚴格來說應該是指滑雪板的韌性,指當板子彎曲後回彈的速度跟力道,韌性越強回彈速度越快力道越大便更能使滑雪者跳或彈得越高,且能承受較大力量而不斷裂

若真要以軟硬度來說,由軟至硬便以以1-10來做為參考值,也可以說是該品牌為定義Flex而產生的相對值!所以不同品牌但Flex值相同,雪板軟硬度可不一定相同,而在相同滑雪板之下,不同重量的人對於滑雪板的軟硬度感受也不同 

板型

根據想玩的類型來選擇適合你玩法的板型

freeride

freeride又稱all mountain board(全山板)雪板以單向為主,前端比後端長,binding的螺絲孔也比較偏後,利於浮在雪面之上,其原理近似衝浪板,板身較freestyle硬,可適用於大部分的地形環境,常見powder板即是freeride類型之一

freestyle

freestyle board為這幾年主流類型,板頭尾相對稱,可自由變換方向(即是goofy or regular可交錯變換)板身較軟利於花式trick,滑雪公園park,半管half-pipe,玩法較多元故深受喜愛

alpine

又稱race board主要用於競速,為了高速行進中穩定,板身較硬且細長,利於高速中轉彎與控制,與freeride一樣屬於單向板,板子外型也近似,最好判別的差異點在於race board有專屬的binding與boots(如圖)與freeride & freestyle並不通用,故在雪場除了比賽一般時間相當少見

 

*圖左為freeride board板頭板尾明顯不同

  圖中很明顯板頭尾一樣,這就是twin,即是freestyle board

  圖右則為race board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片引用自網路

 
 
結構

隨著Snowboard越來越盛行,廠商所研發出來的結構類型越來越多,為了針對某種需求而改變某些部分的結構,這些多如牛毛的類型終究離不開以下三種:

Camber:

這是最常見,最傳統的結構,滑雪板平放於地面時,板中央隆起呈現拱橋狀,此結構有助於跳耀,抓地力強且高速滑行穩定,所以控制需非常精準,近年日本又逐漸流行起來,常見用於freeride board,跳台,半管.......


Rocker:

滑雪板呈現如英文V,單點碰地而兩端翹起,感覺像是搖來搖去的不倒翁,但因結構如V導致跳耀效果極差,抓地力也好所以不適合高速滑行,常見用於freestyle board,box,trick,jibbing,這些受歡迎的項目,也讓Rocker的這結構大受歡迎!!! 


Flat:

滑雪板平貼或者說是平行於地面,此種結構介於Camber與Rocker之間,有著接近Camber的彈跳力,也像Rocker一樣適合玩box,trick,抓地力又比Rocker好而不及於Camber!簡單說玩什麼都不差,但玩什麼都沒有特好


介紹完上述三種基礎結構後,再回頭看看現在市面上的結構類型,不外乎就是上述三種類型下去拼湊而成的,我們舉例來看看2008年當紅的香蕉板Banana Tech - BTX 主要結構還是以Rocker為主,兩旁加入了Flat或說是 Mild Camber(小幅度隆起近似Flat) 其目的在補強Rocker的缺點又不要失去Rocker的特性,類似以前的 Double Camber(Camber-Rocker-Camber)
arrow
arrow

    nicvi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